误区六:培训要起到立马见效的效果
“知道不等于做到。”
员工从培训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这仅仅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真的要做到,首先要经过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然后再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实践,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变为自己的工作行为,后面起到改善工作业绩的效果。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医院管理者不能因为培训没有在短期内发挥效应,就断然否定培训的作用。
员工不一定马上就有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实践工作的机会。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学到好的东西,不见得马上就派上用场,可能暂时“无用武之地”,但过些时候这些东西却对我们工作帮助很大。所以,我们判断一个培训到底有没有效果,不能目光太短浅,应该放长远一点。
误区七:培训是wan能的
有些人认为培训是wan能的,出了任何的问题,都希望通过培训来解决。事实上呢?很多问题是因为管理原因出现的,或者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出现的,而并不是靠单单培训的力量能够解决。
误区八:培训是做完手头工作后再考虑的事情
如果你去了解培训需求的话,可能会有很多人说,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搞培训,等我把手头工作搞完之后,没事的时候再来搞。还有一些人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作为成本,就有费用的产生,当然应该将成本尽量降低,能省则省。
误区九:有问题了就培训 (把培训当救火)
国内培训往往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意性,或者像救火一样,出了问题才想起培训。其实,这时再培训已经晚了。
培训应该是支持公司战略的工具,培训的计划是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