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训需求分析: 内部叫TNA(Training Needs Analysis)。即根据具体的数据指标现象,分析出引起该问题的真的原因,进而回答是否需要使用培训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培训的话ROI(Return on Investment 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还有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培训等等问题。
2. 课程设计:根据TNA的结论来制作培训课程的大纲,然后收集资料,制作出各种形式的课件(PPT,音频,视频,文档等等)。
3. 课程输出:就是讲课,讲课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种,直接面向终端观众的授课和TTT(Train The Trainer)即面向培训师的授课(企业内部有的课程的授课对象很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节课程才能全部覆盖,所以单一一位培训师无法承担这样工作量,就需要多位培训师共同授课,那么第壹位讲授该课程的培训师就可以对其他培训师进行TTT,再由其他培训师来给终端听众授课,这就是TTT)。其实TTT跟直接面向终端观众的授课在执行方式上有很多不同。
4. 培训结果的评估:根据SMART原则,任何计划都一定要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像培训这样需要消耗资源的工作,更加需要客观评估培训的效果,按照柯氏四级培训效果评估法,从课堂反应到组织成果来逐级评估培训的效果。
5. 培训项目管理:上面的1-4其实是一个完mei的培训开发的闭环。在企业当中大多以项目的模式来运行。所以如何管理培训项目也是企业培训师或者培训经理的一大课题。
6. 培训推广:对于很多企业,培训就是业务和产品的先行官和桥头堡,要想让自己的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必选先改变客户的意识,让客户意识到改产和服务对于自己的意义。
7. 培训资源管理:作为高ji培训管理岗位,如培训经理,总监或者企业大学校长,还需要对企业培训的内外部资源做好管理,制定好年度培训预算,和各个合作伙伴(专ye咨询和培训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等。
8.企业的人才发展培养与晋升:人才是企业蕞宝贵的资源,而对于人才的获得,企业一般常用两种手段,买(即招聘)和自己培养(培训)。而培训相对于招聘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培训师企业蕞蕞主要的人才获取手段之一,那么从员工的入职到晋升这条员工发展之路,处处都能看到培训团队的身影。
9.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一定希望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制度化规范化。这里就有两种手段。强制性的(企业的规章和流程)和人性化的(企业文化)。而在企业文化的设计落地执行方面都需要企业培训组织的参与。
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培训师团队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