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堂讲师经纪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更多资讯>>行业动态

企业培训师要有完善的人格修养

发布日期:2022-06-16 17:27:14 浏览次数:

  广义来说,培训师也是老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向老师提出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在这两者中,学高容易得,身正难求。那么,什么是身正,是否身正,又怎么能做到身正呢?

  《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身正”指的是(管理者)自身行为端正。针对培训师行业,京师堂认为身正标准可以用人格完善来衡量。

  管理者需要身正,那么如果培训师不做管理,为什么要身正呢?因为培训师授课效果会遵循7/38/55的规律,一个培训课堂只有7%的内容真的影响到学员,38%是培训师的语气、语速、语调、音高,55%是培训师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换句话说,就培训师而言,“学高”的影响力是7颗星,身正的影响力是93颗星。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回想一下我们过去认识的老师,我们会记住老师的声音和笑容,评价很多老师的脾气和性格,但是我们很难记住老师讲课的内容,虽然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教我们。这些通过声音和微笑呈现的脾气和性格的好坏,取决于老师的性格是否完mei。

  就培训师而言,虽然我们认为在为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但不可抗拒的人类认知法则决定了我们自己的个性将对学员产生更大的影响。

  如果培训师在人格层面缺乏,他会在培训中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己的优xiu、渊博和能力。他不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会在学生心中树立骄傲甚至傲慢的形象;如果培训师在人格层面上受到虐待和创伤,他会无意识地鄙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果培训师在人格层面有很强的控制欲,他会在培训中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手段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把学生的自由表达、学术辩论当作对自己的攻击;如果培训师在人格层面上有偏执倾向,就会出现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将呈现出强烈的判断色彩,从而失去宽容,无法接受的情况。

  培训师这些人格不完mei的情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自知、难调整。这些培训师不知道他们的人格在这方面缺乏。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觉得我们缺乏人格。然而,心理学认为没有完mei的家庭,所以没有完mei的人。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完mei的人格,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在其他行业工作可以允许不完mei的人格,但培训师一定要尽可能提高他们的人格,因为我们应该对坐在舞台下的学员负责,因此培训师应该有一根弦来改善他们的人格。

版权声明:此信息是由网站用户发布,并不代表京师堂讲师经纪支持或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及所有权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评论(共 0 条评论)

欢迎评论

验证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