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培训的讲师,无论是企业内部讲师也好,所谓职业讲师也罢。总是站在培训的角度上看问题,而忘记了培训是教育的一个小小的分支。我们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家们早就解决了,甚至有了铁论。我们重要的是学习前人的成果,而不是盲目的创新。
号称是职业讲师的,很少有师范出身,受过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熏陶,大多有丰富的企业经验,对企业的某个模块非常熟悉,并好为人师,所以半路出家来做讲师。我们要向那些教育大师学习,要向广大的大中小xue校的老师学习,要向国外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学习经过无数教师验证过的教学模式。
比如小时候我们的老师上课时,总在黑板上写字,没有电脑,也没有投影仪,即便是教室停电了,老师的课程照样上。可现在的很多职业讲师,没有投影仪,停电了,就无法上课了,不是很奇怪吗?到底是电脑上课,还是你这个讲师上课。这就是在教学技术上,培训讲师,要向xue校老师学习的地方,很简单但很重要。深圳有老师叫臧贤凯的,专门研究黑板的写法,格式、图形、等如何来组合,号称是图形化思考。可你看看社会上的那些,所谓的职业讲师,哪个会研究这个呢?他们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讲课挣钱上了。
通过对教育学经典的学习,可以让培训讲师,对教学的理解,上到更高层次。比如说教育大师加涅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这本书是教学设计方面,课程开发方面的专著。但是你看看市场上那些,有名的职业讲师们,很多都有讲师训练课程,也就是俗称的TTT(培训培训师的培训),但你问问他们,哪个人看过加涅的著作,谁知道加涅的教学思想?我知道对这些教学理论比较熟悉的,就属深圳的江焕勇讲师了。他对教学理论的熟悉程度,可以说是我见过的第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