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训师的选择有限。内部培训的培训师毕竟是从公司内部选出的,合适的人选并不会太多,有些具备培训能力的员工也可能因为其他重要的事务而无法分心给其他员工培训。
2.内部培训师思维和视野较为局限。由于内部培训师的主要经验都来自企业内部,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思维局限性,这不利于员工开拓思路,多方位接受新知识。
与内部培训相对的一种培训方式便是外部培训。外部培训主要是指学员利用外部资源参与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尽管外部培训可能会带来较高的成本费用,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入。
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外部市场选择范围广,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培训师。在培训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外部的培训师资源数不胜数,有才华的人都会试着兼职或全职从事培训工作。在质量上,内部培训师本身接受的培训往往很有限,尽管实际经验丰富,但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般都不及外部职业的培训师。
2.通过外部培训,可以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与内部培训师相比,外部的职业培训师视野更为开阔,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些外部的好经验与新理念。
然而相对的,其局限性也很明显。
1.费用高昂,经济性远远不及内部培训,当培训需求大时,企业很可能无力承担。
2.企业对培训师不了解,外部培训师质量参差不齐,无法确保对方能满足企业需求,具有一定风险性。
3.培训师对企业不了解,很可能传授的东西缺乏实战性或适用性不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可见,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各自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性,不存在决对的孰优孰劣。企业在组织培训时,宜将二者结合,灵活选择,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有效对接起来。京师堂认为,这里的关键便在于学员的数量。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如同选择交通工具出行一般,人多可以选择自己租用大车,人少则选择公交车或出租车会比较合适。因此:
1.当学员数量较多的时候,宜以内训为主。由于外部培训一般是按人头收费的,培训需求大时,企业将面临巨额的成本,而并非所有接受培训的员工都能为企业创造超额的价值,所以很可能后面的投入产出比不理想。
2.当学员数量较少的时候,宜考虑外部培训。虽然外部培训费用很高,但若只有个别员工需要培训,那么总体上看并不会为企业增加太大负担。况且,通过外部培训获得的新理念、新技能,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潜在的财富,假以时日也很可能为企业创造超额的价值。反而内部培训会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还会因为人多人少,组织培训频次不同,制约人员的能力提高,进而制约组织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